青岛千和展览有限公司认为在我国,展览营销的应用研究尚处初始化阶段,这不仅仅是由于目前我国展览中的半数以上展会是由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或垄断型企业组织的,且展览营销理论的研究尚处在针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展览组织规律,总体而言展览营销理论研究还处在转型的探讨中,青岛千和展览有限公司今天试推出一些观点与建议,抛砖引玉,与业界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我国展览营销发展的方向。
一:我们认为: 纺织、服装展会是重头戏之一
青岛展览公司的蓬勃发展使得这几年国际国内服装行业展商得到了大大的发展,使得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秀的产品在这里汇聚。纺织、服装会展促进了贸易往来,这不仅加强了技术合作,而且推动了信息沟通、还大大推动了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并且实际上作为参展重头戏之一的纺织服装展会,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窗口形象。它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部门,直接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物流、建筑业、商业、广告、旅游、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展览业的发展更趋于专业化
根据青岛千和展览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析:展览业的发展更趋于专业化在国际上,专业性的展览已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主流,代表着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与一般的会展相比、专业展览具有针对性强、参展观众质量高、参展效果好等特点,因此近几年来综合性展览会的举办数量不断减少,许多综合性展览会都不同程度地转为专业性展览。原来的一些综合性的展览已经被细化分为若干个专业展,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就是由许多若干个专业展组成的综合展。此外,由于专业展览会能够集中反映某个行业或其相关行业的整体状况、并具有更强的市场功能,因而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世界各国的特别是会展城市的青睐。如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香港珠宝、玩具展,意大利米兰的国际服装展等。专业化是展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只有具有明确的展览主题和市场定位,展览会才对参展商或与会者有足够的吸引力。
三:中国展览业的整合势在必行
整合使展览会更加贸易化、更加专业化、更加品牌化、更加市场化。 目前中国展览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这“三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一个“乱”字。随着展览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竞争的加剧,中国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规模会越来越大;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少,但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多;重复办展现象逐渐减少、但品牌展览会会越来越多。